問:意識、觀照、覺知,三者有什麼關連?觀照和覺知有什麼不同?

在奧修的書裡不斷地提到意識、觀照、覺知,一開始我只能了解意識是什麼、只會運用意識,至於觀照和覺知則是有看沒有懂,就只是詞彙罷了。直到多年後的某一天,「觀照」發生了,當它成為經驗之後我才真正掌握它的意義。以下是奧修的回答。

◇覺知和觀照之間有很大的差別,觀照仍然是一個行動:你在做它,自我還在,所以觀照的現象分成主體和客體。

◇觀照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係,覺知完全沒有任何主體性或客體性,在覺知當中沒有一個在觀照的,也沒有一個被觀照的。覺知是一個完全的行為,整體的,在它裡面主體和客體是不相關的,它們都被溶解了,所以覺知並不意味著任何一個人是覺知的,也並不意味著任何東西是被注意到的,覺知是完全的,完全的主體性和完全的客體性合為一個單一的現象,而在觀照當中,主體和客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二分性。

◇覺知是無為,而觀照暗示著一個做者,但是透過觀照,覺知是可能的,因為觀照意味著它是一個有意識的行為,它是一個行為,但是是有意識的。你可以做某些事情,但是是無意識的。我們平常的行動是無意識的行動,但是如果你在它裡面變得很有意識,它就變成觀照,所以,從平常無意識的行動到有覺知有一個空隙,那個空隙可以被觀照所填充。

◇觀照是朝向覺知的一個技巧或一個方法。它不是覺知,但是跟平常的行動、無意識的行動比較,它是一個較高的階段,某些東西已經被改變了:行動已經變成有意識的,無意識已經被意識所取代,但是還有更多的東西必須被改變,那就是:行動必須被不行動所取代,那是第二個階段。

◇很難由無意識的行動跳進覺知,那是可能的,但是是費力的,所以有一個中間步驟是有幫助的。如果一個人從觀照、從有意識的行動開始,那麼要跳進覺知就變得比較容易,當你跳進覺知時,並沒有任何有意識的客體、並沒有任何有意識的主體、也沒有任何有意識的行動,但這並非意味著覺知不是意識,它是純粹的意識,但是並沒有一個人去意識它。

◇意識和覺知之間還有一個不同,意識是你頭腦的一個性質,但它不是你的整個頭腦,你的頭腦可以是意識和無意識兩者,但是當你超越頭腦的時候,就沒有無意識,也沒有與之相對的意識,只有覺知。

047.jpg

◇覺知意味著整個頭腦都變成覺知的,如此一來,老的頭腦就不復存在了,但是有意識的性質還在,覺知變成了整體,而頭腦本身就變成覺知的一部分。

◇我們不能說頭腦是覺知的,我們只能有意義地說頭腦是有意識的。覺知意味著超越頭腦,所以並不是頭腦在覺知。唯有透過超越頭腦,透過超出頭腦之外,覺知才會變得可能。意識是頭腦的一個性質,覺知是超越,它超越頭腦。

◇一般而言,頭腦是二分性的媒介,所以意識永遠無法超越二分性,它總是意識到什麼東西,總是有某一個人在意識,所以意識是頭腦的一部分,而一般的頭腦是所有二分性和所有區分的泉源,不論它們是在主體與客體之間、行動與不行動之間、或意識與無意識之間,它都是如此。每一種二分性的形式都是心理的,覺知是非二分性的,所以覺知意味著「沒有頭腦」的狀態。

◇那麼意識和觀照之間的關係是什麼?觀照是一個狀態,而意識是朝向觀照的工具,如果你開始成為有意識的,你就達成了觀照,如果你開始意識到你的行動,意識到你每天的發生,意識到圍繞著你的每一樣東西,那麼你就開始在觀照了。

◇觀照的來臨是意識的結果,你沒有辦法練習觀照,你只能練習意識,觀照會以一個結果、一個影子、一個效果、或一個副產品出現。你變得越有意識,你就越進入觀照,你就越成為一個觀照者,所以意識是達成觀照的一個方法。第二個步驟是:觀照會變成達到覺知的一個方法。

◇所以這就是三個步驟:意識、觀照、和覺知。但是我們所存在的地方是最低的那一級,那就是:在無意識的行動中,無意識的行動是我們頭腦的狀態。

◇透過意識你能夠達到觀照,透過觀照你能夠達到覺知,透過覺知你能夠達到「沒有達成」,透過覺知,你能夠達成所有已經達成的,覺知之後已經沒有東西了,覺知是最後的結果。

◇動物的存在是一個無意識的存在,人的存在是一個頭腦的現象,百分之九十九無意識,百分之一有意識,這百分之一的意識意味著:你是百分之一地意識到你百分之九十九的無意識,但是如果你意識到你自己的無意識,那麼那百分之一將會繼續增加,而那百分之九十九的無意識將會繼續減少。

◇如果你變得百分之百意識,你就變成一個觀照者(一個沙克希,sokshi),如果你變成一個沙克希,你就來到了那個跳躍的點,從那裡你能夠跳進覺知。在覺知當中你失去了觀照者,只留下觀照,你失去了做者,你失去了主體性,你失去了自我中心的意識,然後「沒有自我」的意識就被留下來。

◇周圍被留下來而沒有中心,這個沒有中心的周圍就是覺知。沒有任何中心、沒有任何來源、沒有任何動機、沒有任何出處的意識,一個「無來源」的意識,就是覺知。

(摘錄自《靜心冥想》,奧修出版社)

049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靜心冥想 奧修 osho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