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向內走』奧修讀書會
「『道』是全部,是整體,是完整,生命是透過兩極的緊張、兩極的會合而存在的。」
「老子深深地根入土地,而且高高地站在天空裡,他是天和地兩者,他是相反兩極的會合。」
部落格所摘錄的奧修話語,指出了兩極的靜心之路,誠摯地邀請您展開旅程!

目前分類:覺察 (3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◇你想要更有覺知嗎?只要更加意識到生活中的不確定:死亡隨時會發生,或許下一刻它就找上你的門。假設你以為自己會長生不老,你可以繼續無意識下去,否則,當死亡的腳步靠近,你怎能依然無意識地過活?不可能!

◇在每一個行動當中保持覺察。

◇你的內在有兩種面向:當你活在本質的表層時,這是一個面向;當你活在本質的核心時,這是另一個面向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◇記住:「欲望」屬於意識的頭腦,「需要」屬於無意識的頭腦。

◇「欲望」是什麼?「欲望」來自你的思維、你的訓練、你的制約。意識的頭腦在說:「去當一國的元首,假使必須犧牲你的愛,那就犧牲吧;假使必須犧牲你的身體,那就犧牲吧;假使必須犧牲你的休息時間,那就犧牲吧,先當上一國的元首再說。」或是賺很多很多的錢,那都是意識頭腦裡的東西。

◇無意識不知道財富是什麼,它沒有受到社會的影響,就像動物、鳥類或樹木一樣的自然。無意識沒有被社會與政治人物所制約,依然保持純淨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第四章 觀照的實驗+後記——生死一線間

◇人們只觀察別人,卻從來不去觀察自己。每個人都在觀察別人,看人家在做什麼,看人家的穿著打扮,看人家的長相⋯⋯那種觀察是最膚淺的。大家都在觀察,這不是你生活中的新鮮事,只是你必須再深入你的觀察,把別人抽離,去觀察自己的內在情感、思維、心情,還有最後——觀察這個觀察者本身。

◇覺知的成長是緩慢的,但是它會成長,只要你有耐心。當覺知成長的時候,你會開始感覺到許多從前不曾感覺過的東西。例如你會開始覺察到你的身體攜帶著不少壓力,以前你都不知道那些壓力的存在,因為那是非常細微的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◇要超越「好人」只有一種方法,那就是讓自己更警覺。好人總是處在衝突之中,他的生命不是歡欣喜悅的,因為他笑的時候不能痛快的笑,唱歌的時候不能痛快的唱,跳舞的時候不能痛快的跳,什麼事他都要批判一番,他有滿腦子的譴責和批判,因為他自己很努力地要當個好人,他也用同樣的標準評斷別人。由於他無法接受別人本來的樣子,他就說人們的不是。

◇一個真誠的、有宗教品質的人不會這樣,他不會有批判、不會有譴責。他知道一件事,沒有所謂好的行為,也沒有所謂壞的行為,只有覺知或不覺知這回事。你或許做了某件壞事,而被全世界的人臭罵,除了有宗教品質的人例外,他並不會責怪你,因為你是無意識的,你需要的是慈悲,而不是批判。你並不該下地獄,世上沒有人應該下地獄。

◇有覺知的人跟好人是不一樣的,他本來就是好人,但是他的好是那麼的不同,他做事情出發的角度是那麼的不同。他的好不是因為他的努力,他的好是因為他有意識。在意識當中,一切壞的、邪惡的、譴責性的字眼都會消失,如同黑暗消失在光明中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◇我沒有興趣告訴你如何揚棄你的錯誤,如何改進你的性格,去做一個好人,不,我一點都不想那麼做。我對你的性格根本沒有興趣,我只對你的意識有興趣。

◇讓自己變成警覺、有意識的,往自己的內在一直不斷地深入,直到你發現你存在的核心。當你進入自己愈深,愈多的寧靜將會散佈開來,在那些寧靜、光明、喜悅的體驗之中,你的生活開始進入一個不同的次元,曾有的失誤與錯誤開始消失不見。

◇所以,只要將你的能量投注在一個目標,那就是要如何更有意識,要如何更警覺。假如你將一切的能量全部都投進去,它一定會發生,這是無可避免的事,因為這是你與生俱來的權利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◇當你一看到自己的錯誤時,那些錯誤就會像乾枯的葉子一樣,散落於地,你不需要再做什麼,看清楚它們就夠了。只要覺察到你所做的錯事,那就夠了,就在你的覺察當中,它們開始消失、揮發。

◇只有當一個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,才會一再地犯同樣的錯,無意識是重蹈覆轍的必需要件。當一個人看到自己的錯誤,一個根本上的改變就啟動了,所以,諸佛只教導一件事——覺察。祂們不教你人格,祂們教導你「意識」,而不是「道德良心」。

◇你從一開始就受到制約,那個制約叫做「道德良心」。諸佛教導意識,意識是指你並不從別人那裡學習什麼是對的,什麼是錯的,你只要進內在,單單是內在的個人之旅就足夠,你走得愈深入,就會有愈多的意識被釋放出來。當你到達自己的核心時,你是那樣大放光明,黑暗根本不存在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◇人們被教導做人要謙卑,如果你學會了要怎麼謙卑,就可以保護你對抗別人的自我,這樣他們就不會對你造成太大的傷害,因為你是一個謙卑的人。假使你的自我很強,你注定會一再受傷害,因為自我是很敏感的,於是你用謙卑的毯子蓋在自我上面,這麼做能幫助你平順地經過事情,但是你沒辦法蛻變。

◇我的工作涵蓋著蛻變,這是一所教導煉金術的學院,我要你從無意識蛻變成有意識,從黑暗蛻變成光明。我不會給你性格,我只能給你洞見和覺知,我要你活在每一個片刻中,不是依據我、社會或教堂給你的一套模式,而是依據你自己意識的那一盞小燈去過生活。

◇出於性格的人反應,出於意識的人卻回應。有意識的人只是在當下行動,而不是出於過去或記憶,他的回應中有著一種優美與自然,並且它的回應是忠於事情所發生的樣子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不再只當好人

◇唯一的美德是覺知,唯一的罪過是沒有覺知,所有出於無意識做出來的事都是一種犯罪。

◇佛陀曾說過,當家裡面燈火通明的時候,盜賊就不會去覬覦你的家。這也正是你的狀況:你是一間沒有點燈的房子。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完整活在每個片刻

◇記得一件事:讓每一個片刻完整,彷彿下一刻不會來臨。唯有以這種方式活著,你的每一個片刻才會是完整的。你明白死亡隨時都可能降臨,這或許是你最後的時刻。要有一種感覺:「假如有什麼事是我非做不可的,我一定要趁現在毫無保留地去做!」

◇我們一直在拖延,那個拖延變成一個內在的對話,一個內在的獨白。不要蹉跎,活在當下,當你愈在當下,你就愈不需要經常性的思考,因為你對思考的需求降低了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不再優柔寡斷

◇頭腦從來都不是果決的,這不是因人而異的問題,而是頭腦天生就優柔寡斷。頭腦運作的方式就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擺盪,試圖找出正確的路。這就像你閉著眼睛想找出門的位置,當然你就會覺得懸在兩極之間左擺右盪,你永遠會處在二選一的情境,因為頭腦的本質就是這樣。

◇頭腦的本性就是會進退兩難,本來就會處在兩極之中不上不下的。除非你能遠離頭腦,觀照它,不然你無法決定得了任何事情。即使有時候你不管頭腦,逕自做下決定,事後你也一定會後悔,因為你沒有選的那一邊一定會在你的腦海裡盤旋不去,你會想:也許那才是正確的選擇,說不定被你捨棄的選擇才是較好的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跟隨你的自發性

◇你做的事總是根據過去,你的言行舉止出於你過去所累積的經驗、所獲得的結論,請問你如何能跟隨自己的自發性?

◇過去主宰著你,因為過去,你甚至無法看到眼前,你的眼裡裝滿了以前的一切,那像是一層厚厚的煙霧,使你什麼也看不到!你的雙眼幾乎變盲,由於煙霧的關係變盲,由於從前所做的結論變盲,由於知識變盲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◇有覺知、了解的人是行動,沒有覺知、無意識,像機器人一樣的人是反動。唯有當你行動時,你的聰明才智才會變敏銳。觀照應該引領你進入行動,一種新的行動,你的行動中有一種新的品質。你看著,你的內在全然地寂靜,當你看到現在是什麼情況之後,你從你所看到的裡面做出行動。

◇覺知的人採取回應(respond),他對所做的事負責(responsible),他回應,但不反應。他的行為是出於覺知,而不是因為你的控制。差別就在這裡。所以,觀照和自發性之間並沒有矛盾:觀照是自發性的起始,自發性是觀照的完成。

◇真正懂的人會行動,他的行動是強烈的、全然的,他是在當下出於他的意識而行動。他就像一面鏡子,一般無意識的人並不像鏡子,而是像照片的底片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從核心開始

◇要了解一件事,寧靜並不屬於頭腦,頭腦是聲音,而非安靜。假如一個人真的是寧靜的,那麼我們必須說他沒有頭腦。當頭腦在的時候,寧靜不會在;當寧靜在的時候,頭腦就是不在的。那正是為什麼禪宗的僧者都說「無念」(no-mind),而非寧靜的頭腦。

◇假使你處於無念當中,你感覺不到自己是身體,身體就從意識當中消失,於是既沒有頭腦,也沒有身體——只有純粹的存在,那個純粹的存在就是寧靜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第三章 行動中的覺察

◇沈睡的人做任何事都不能全然。你正在吃東西,但你的人並不是完全地在那裡,因為你腦袋裡正在想著一千零一件事情,做著一千零一個夢,你只是機械性地往嘴巴塞東西。

◇你也許正在和你的女人或男人做愛,但你並不是全然地在那裡,說不定你在想另一個女人,一邊和妻子做愛,一邊想別的女人,或你一邊在想著生意上的事,或某樣你想買的東西的價錢,一輛車、一棟房子、任何的東西——那麼你是機械性地在做愛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◇請記住,如果你不斷地將責任丟到別人身上,你將永遠跳脫不出奴隸的角色,因為沒有人能夠改變得了別人。你要怎麼改變別人?有誰曾經改變過任何人?無論你發生了什麼事,例如你覺得哀傷,就將眼睛閉上,去看著你的哀傷,跟隨它,看它要帶你去哪裡,深入那個地方,你很快就會找到原因。

◇也許你必須走很長的一段路,因為那是你一生的經歷,你將發現你的許多傷口,那些傷口很痛,你的痛楚是由於那些傷口,那些傷到現在還會痛,還淌著血,還沒有結疤。這個回溯根源的方法,帶你從結果回到原因,你的傷口將會癒合。

◇每當你回到過去,首先要停止做的事就是將責任推給別人,如果你還是在推卸責任,表示你是在往外走,而非回到自己,這麼一來整個過程就錯了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◇當你生氣的時候,你以為是你在生氣,還為自己找到合理的說辭。事實上,生氣是出於舊有的模式,是過去的產物,當你生氣的時候,你會為它找一個理由。

◇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。他們將某個人孤立在一個空間裡,提供他舒適的環境,他所需要的一切都能被滿足,但是,他不能跟任何人聯絡。

◇他住在空調的房間裡,不必工作、沒有煩惱、沒有問題。有一天早上,沒來由地——因為一切都舒適無虞,沒有什麼需要擔憂,沒有生氣的理由——這個人忽然發覺自己沒來由地火氣很大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慣性的輪轉

◇人看上去是活在現在,但那不過是表象,人活在過去,他只是「經過」現在,他的根其實還停留在過去。對平常人的意識來說,過去才是真正的時間,現在只是讓他從過去到未來的一個暫時性的出入口,過去才是真實的,未來也是真實的,對平常人的意識來說,現在不是真實的。

◇未來只是過去的延伸,未來只是過去的重複投射。對一個意識已到成佛的境界的人來說,只有「當下」是存在的。唯有當一個人警覺時,當下才會變成真實的,到那時,換成過去和未來兩者變成不真實的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◇當你到達自己的核心時,你開始享受表面上所發生的一切,所以重點不在於跟表面對抗,而是深入核心當中,那才是真正的主宰,而不是強迫性的控制。當你歸於中心時,主宰會自然而然地產生。歸於意識的中心就是對頭腦的主宰。

◇真正的宗教發生在核心,在透過核心所產生的新視野當中。坐在家裡,你看著自己表面上所發生的事,一切顯得如此不同,因為你的觀點已經轉變,你儼然是自己的主人。你根著於自己,你一點都不擔心表面的事,你直接將一切吸納進來,藉由這樣變得更豐盛。

◇抗拒是由於虛弱,因為你害怕,堅強的人會接收生命所賦予的一切,無論是宗教的、非宗教的,道德的、不道德的,神聖的、邪惡的,那些都沒有差別,強者一律來者不拒,他的生命因而更加豐富。這樣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深度,那是一般貧乏、膚淺的宗教人士所沒有的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頭腦與靜心

◇當頭腦裡沒有思維時,那就是靜心。在兩種狀態下頭腦會沒有思維:沈睡或是靜心。假如你有意識、你覺知,而思維消失,那是靜心;假如思維消失,而你沒有意識、沒有覺知,那就是沈睡。

◇所以,靜心意味著:在深度睡眠中放鬆同時警覺,將覺察維持在那裡,讓思緒消失,但覺察必須保持著。這並不難,只是我們還沒去嘗試罷了。靜心是內建的,你必須創造出空間讓它運作,只要給它一個機會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緊張與放鬆

◇人們嘗試避免的事情,正是他們會得到的——這是生命中的基本法則。試看看,努力地去避免某件事情,你絕對會栽進同一個坑洞裡。你無法用避免的方法躲掉事情,要避免並不是用那樣的避免法。

◇你的緊張在哪裡?在你因各種想法、恐懼而起的認同裡:死亡、破產、貨幣貶值,各式各樣的恐懼都有。這些是你緊張的所在,也同樣影響著你的身體,因為身體與頭腦不是分開的兩個實體,身體頭腦是單一的系統,所以當頭腦緊繃的時候,身體也跟著變僵硬。

文章標籤

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