◇「我深信無價之寶在你裡面,你是我最好的朋友,而我卻無心清除滿屋的浮華裝飾。」你確定自由的世界與自由的經驗中有無價之寶,你知道自己有一個對於自由的渴望,這不能只是為了一個毫無用處的自由,它必定是為了某種富裕的東西、某種無價之寶,你是在創造出一個確定性,以便匯聚勇氣,讓你能夠起步跳入未知中。可是這些全都是美夢⋯⋯
◇「披在我身上的是塵與死的壽衣,我痛恨它,卻仍喜愛地擁抱著它。」你知道自己的身體終將一死⋯⋯,泰戈爾說我們的身體是塵與死所做成的⋯⋯我痛恨它,卻仍喜愛地擁抱著它⋯⋯這是人類的精神分裂,人類的人格分裂,他的屋子被分成兩半在自我對抗,因此無法得到平靜。
◇「我的虧欠很多,我的失敗慘痛,我的羞愧隱密而沈重,但是當我前來請求悔改時,卻又恐懼顫抖,唯恐我的祈禱應驗。」求道者從來沒有想過:我找尋真理是要做什麼?你不能吃了它,不能賣了它,不可能因為你擁有真理就可以做總統。你若找到真理,頂多,人們會把你釘死在十字架上。
◇泰戈爾是對的,因為神、真、善、美...這些東西拿來談論是很好的,寫寫關於它們的文章、擁有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、讓諾貝爾委員會頒獎給你都是很好的事,這些東西拿來談論、寫作是很好的事,只是,如果你真的經驗到它們,你將會惹上麻煩,那就是他所說的:我害怕我的祈禱也許會應驗。
◇他在詩中指出一個極佳的真理:你真的要神嗎?真的要真理嗎?真的要寂靜嗎?問問你自己,你若誠實的話,將會感到羞愧,你必須接受自己並非真的想要這些東西,你只是假裝在靜心,因為你知道你已經靜心這麼多年了,卻什麼也沒有發生。
◇一旦某種東西開始發生,你就會有麻煩。一旦某種東西開始在你生命中成長,卻沒有在你周圍群眾的內心成長的話,你將會成為陌生人,成為局外人。而群眾永遠不會原諒陌生人,群眾永遠不會原諒局外人,他們將會毀掉他;為了頭腦的平靜,他們必須摧毀他。
◇讓人不感覺自己低劣的方法只有兩個:一個是讓自己變優秀,那是辛苦的方式,是漫長的方式,它是危險的,因為你必須獨自一人行走於人生路上;簡單的方式是,把那個優等的人除掉,如此一來整個群眾都是由相同的人組成,沒有人是優等的,也沒有人是低等的。所有人都用自己的方法在狡猾、欺騙、犯罪,大家都充滿嫉妒、野心勃勃,他們全都在同一條船上,而且了解彼此的語言,沒有人創造出關於真理、神、靜心的無謂爭端。
◇你可以繼續享受祈禱:「神啊,請讓我免除自我,使我謙卑。」你很清楚地知道祂聽不見,沒有祈禱會得到回應,你可以祈求任何事情而不需要恐懼,因為你將會保持一樣,而且仍然會擁有祈求偉大事物而帶來的滿足感。
◇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不是變成修道之人,反而成為基督徒、印度教徒、回教徒。一個修道之人就只是個修道之人,他既不是印度教徒、不是回教徒、不是基督徒,也不是佛教徒——沒有這個必要。他是如實的、真誠的、慈悲的,他是充滿愛的、是有人性的,是如此具有人性,以致於他幾乎代表這個世界中的神性。
(摘錄自《自由》,生命潛能出版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