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梅子熟了

你可以淨空心中所有的想法、情緒、感情和依戀,一旦你的心空無一物,心與無心(no-mind)就沒有差別

◇心(mind)這個字可以被了解成一般的心:充滿了想法、情緒、感情和依戀;但這個心也能以空無來看待,你可以淨空心中所有的想法、所有的情緒。一旦你的心空無一物,心與無心(no-mind)就沒有差別,那麼就不會有模稜兩可的問題。

◇有的師父說:「此心包含了一切,連佛也不例外。」但條件是:心必須是空的,如此一來,它就是佛。

◇佛陀的表達方式很重要,他說:「這個身體就是佛,這個心就是蓮花淨土。」但他還是不斷在說:你不是身體,你不是頭腦。這種相互矛盾的說法是什麼意思?他只是說,如果你不認同身體,這個身體就與佛沒有差別;如果你沒有被思緒充滿,那麼頭腦就像天際一般浩瀚無垠。佛陀本身並無矛盾,他只是用矛盾的方式來指出真理。

◇在禪的世界中,門徒不必事事都追隨師父的腳步。門徒只需要了解師父的在,了解師父的根本領悟,門徒不應將此變成一種信仰,應該親身去品嘗。

◇慧能不需要南嶽追隨他,南嶽有自己要走的途徑——但慧能選了南嶽為繼承者。這很奇怪,是前所未見的。人們會選擇那些亦步亦趨的繼承者,然而無論哪方面,禪都是獨一無二的,追隨與否不是重點,重點是這個人也領悟了,他的方法或許不同,手段也許相異,途徑或許有所出入,但他領悟了,他夠格成為繼承者。

◇慧能所說的「心」可以理解成「無心」,意思就是「空無一物的心」。空無之心還剩下什麼——只有純粹的空間,你稱為空無之心或無心都可以,但兩者是一樣的,這不是字面上的意義,而是存在上的體驗。

◇但切記,心(mind,頭腦)從來不在當下,它不是在過去就是在未來;只有空無之心才在這個當下。如果你偏好正面的說法,那就稱之為當下的心,或者你偏好反面的說法,那就稱之為無心,真理可以用正面或反面兩種不同的方表達,當下的心其實指的就是無心,對那些了解當下的人而言,所有的心都消失了。心可以在過去,心也可以在未來,但就是不曾待在當下。因此待在當下只是意味著掙脫心的掌控。

◇澤庵禪師寫到:

月光並沒有要照往哪裡,

池塘亦非為月光而設。

廣島湖真是靜謐!

◇帶著意圖而活的人注定受挫,帶著期望而活的人也注定受挫,因為存在沒有義務這麼對待你。如果你沒有意圖、沒有期望地活,那你將奇蹟似地發現,任何你所夢想的都已圓滿。月光映在湖面上——湖不曾央求月光這麼做,月光也不曾企圖這麼做。存在順其自然地運行著,別把你的欲望、你的野心和期望帶進來,這些會打擾事情的進行,把你的心弄得一團亂。如果沒有任何意圖,廣島湖便是那麼靜謐!

◇月光映在湖面上,但湖水不為所動。月光這麼美,廣島湖自然地映現著。如果沒有映現的意圖,那就不會有任何挫折,有沒有月光都沒關係。廣島湖是寧靜的,你內在的意識也該如此——只是一座靜謐的湖。

(摘錄自《奧修談禪師馬祖道一》,生命潛能出版社)

819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馬祖道一 奧修 osho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