雌雄雙親,共同扛起育雛工作

◇黑冠麻鷺從築巢、孵卵到育雛,所有的工作皆由雌雄雙親共同扛起,誰也不偷懶。根據我在植物園的觀察,從一粒小小的蛋到能夠自立謀生,「拉拔」孩子的辛苦一點不輸給人類。初期,雛鳥尚幼小,巢窠中隨時有一隻成鳥留守,另一隻出外覓食,如此輪流交替。「交班」時候,也是觀察過程中最精彩的時刻。幾隻小黑冠不停地發出尖銳刺耳的鳴叫,莫不爭先恐後將利劍一般的嘴喙,張得好大好大,對親鳥哀哀乞食,紛亂之中動作頻頻,每一隻都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,以獲得餵食。

◇有的小黑冠看來像是餓「番」了,不管三七二十一,不斷對著親鳥的大嘴咄咄逼迫,甚至用力緊緊夾住不肯放鬆。有的乾脆張開大嘴,直接把親鳥的嘴「含」進來。這樣的小黑冠通常也是巢中長得最大、最壯的一隻或兩隻。面對小鳥的爭食,我發現成鳥不但毫無半點「不悅」,也沒有任何「拒斥」的表現,反而很有耐性跟著忽上忽下全力配合。

◇爭食之間,幾隻小黑冠的利喙在巢裡有限的空間,上下擺動,左右揮舞。好幾次險些就要戳到親鳥的眼睛,教人不禁捏出一把冷汗。我想鳥類天生靈敏,即使極細微的動作都能拿捏穩當,否則野外就不知道要多出來多少失明的鳥兒。

◇大概三週之後,雛鳥都轉成了幼鳥,這時候兩隻親鳥常會同時離巢,分頭覓食。一則,長大了的幼鳥,胃口愈來愈大,後勤工作愈來愈重;二則,幼鳥已不再那般纖弱,親鳥多少比較「放心」。

◇親鳥出門,小鳥當家。暫時填飽肚子的小鳥,留在巢裡無所事事,大半時間都瞇起眼睛,半睡半醒,偶而張嘴打個哈欠,不然就是欠欠身子,舒展一下筋骨。後來長得更大了,就會張開翅膀,沒事鼓動幾下,算是鍛鍊肌肉,也練習飛行。大家都安安靜靜地在等待下一餐的來臨。

◇大約三十五天到四十天,小黑冠就可以離巢。不過離巢後的小鳥,仍然需要親鳥繼續在巢外餵食數日,方能完全獨立。黑冠麻鷺屬中型禽鳥,所以當我們看見一隻黑冠小鳥,還在地面上接受父母的餵食,一時難免覺得錯愕,因為那隻小鳥其實已經不「小」,除了青澀生嫩些,根本就與親鳥一般「大」。

◇你可能懷疑,難道禽鳥世界也有「啃老族」?其實這樣的現象並非黑冠獨有。如果仔細觀察,常見的白頭翁、黑枕藍鶲、台灣藍鵲,甚至路邊滿地跳躍的麻雀,亦是如此。看見小麻雀被親鳥餵食,我們覺得很自然,看見「大」黑冠或「大」藍鵲被餵食,不免覺得奇怪,其實只是「習慣」問題。這些行為在禽鳥世界裡,也許只是漫長演化過程中,世代蓄積而成的「本能」,不過我的眼睛看見的,卻是親鳥全然不求回報的「付出」與「呵護」。

(摘錄自《我的野鳥朋友》,沒見過這麼憨的鳥 黑冠麻鷺,p125-127,作者張伯權,遠流出版)

 

*兩極之路的靜心練習

1閱讀後將自己感受到的靈性品質,慢慢地吸收到心的深處⋯⋯

2如果有浮現出自己的正向經驗或負向經驗,請運用「自我覺察清單」進入「心」

3將練習之後的新覺察和新領悟寫下來,書寫可以加快意識旅程的腳步

870.jpg

arrow
arrow

    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