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魂伴侶或牢房伴侶(二)

(1)

p181,問題:「每當我愛上一個男人,那段期間裡就不再被其他男人吸引。但是這個男人不同。雖然他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很快樂、滿足,也想繼續跟我維持關係,但是,每幾個月他就會有個短暫的戀情。我了解男人與女人之間不同的天性,我也了解每一段愛情關係有高峰也有低谷,但我依然感到難過。我給這個男人一條夠長的繩子,我的朋友說我讓自己太容易被利用,我讓男人視我為理所當然,我失去我的自尊。我覺得很困惑,我不期待從他那裡得到什麼。可否請你評論。」

*兩極之路的練習和經驗

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關係做「了解自己」的功課,例如:我和伴侶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?我會用什麼方式來面對我們之間的差異?

提問者發現她和男友之間有一個不同點——在關係裡,她不會再去發展其他戀情,而男友每隔幾個月就會有個短暫的戀情。

「在伴侶關係裡,可不可以再跟其他人發展戀情」,關於這一點,提問者跟男友的看法和做法是不同的。正因為「不同」,所以每當男友有了新的戀情,提問者的內在就會翻攪,她在受苦、她在困惑。

所以,提問者若進入「覺察清單」的第一項到第四項,她就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在運作模式。

當她寫完前四項,如果她裡面浮現出來的「乞討」是被愛、被肯定、被尊重⋯⋯,那麼,她就要扎根愛自己、肯定自己、尊重自己,真實地表達自己:「當我深入了解自己之後,我很確定,此刻的我想要的,就是兩個人在關係裡不可以再發展其他的戀情,這是我的看法。我是這樣想的,我也這樣做,我忠於我自己,我尊重我自己。」

「但是,我沒有權利要求你跟我有同樣的想法和做法,就像我也不需要跟你一樣,我們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,你可以保有你的看法,你可以去找其他跟你想法一樣的伴侶,你們兩個人會很快樂;我也要去找跟我想法一樣的伴侶,這樣我也可以有快樂的伴侶關係,至少不必再為這一點而衝突和受苦。」

「我們兩個人就只是看法不同而已,我們都可以做自己,所以,我們分手吧。很感謝我們曾經有過的一切,感謝你讓我更了解自己,讓我學會真實,學會愛自己、忠於自己、尊重自己。」

以上是用「覺察清單」深入了解自己之後,其中一種可能會有的新做法。

每個人在每個當下,「心」需要的靈性品質都不一樣,也會有各種不同的新做法。

例如,也有可能提問者深入內在之後,覺察到自己想要的是跟男友一樣可以自由地發展戀情,她的「心」需要的是自由、是新的、是流動,那麼,她就要給自己機會,允許自己做一些新的嘗試和突破,試著在關係裡再去發展新的戀情,創造新的經驗。

當新的突破和新的經驗帶來了新的快樂和滿足,她也會對自己有更深的了解,對男友有更多的感謝,因為她學到新的,她突破自己的邊界,她為自己發展了「自由」的靈性品質,她的內在經驗到伴侶關係裡另一種自由的滋味。

也有可能當她嘗試關係外的新戀情時,她發現自己並不快樂,這並不適合此刻的她,這樣她就更能確認自己要的是怎樣的伴侶關係。同樣的她也會感謝男友,因為她對自己有了新的了解。

所以,「先」深入了解自己,然後在當下扎根、採取行動和承擔後果,就不會執著、凍結、卡住、困惑、重複舊模式,也不會製造未了之事。

(2)

p189,問題:「雖然我習慣的食物讓我深感滿足,也讓我得到滋養,但有時候我還是會對其他的食物有一股強烈的欲望,想要享受義大利菜、法國紅酒或日本壽司。並不是我不想偶而變換口味,而是無論我這麼做與否,我想要感覺自己可以掌握它,而不是成為賀爾蒙的受害者。可否請你給我一個提示,如何能不受到這些生理欲望的影響?」

p199,問題:「我似乎還不能超越生物本能,超越你所說的對『性欲』的吸引,進而成長進入你談論的那種愛。它要如何才能發生呢?我該從哪裡開始呢?」

*兩極之路的練習和經驗

性欲、情欲、生理欲望、生物本能,跟所有的思緒翻攪和慣性一樣,都是一個讓我們可以深入內在,將自己從「頭」移向「心」的靜心機會。

所以,每當性欲、情欲、生理欲望、生物本能浮現時,要保持意識,用「覺察清單」來了解自己的內在,你會很驚訝地發現在身體層面之外,它們還有心理層面,它們在告訴你很多的訊息,那是你的「心」所需要的。

運用「覺察清單」,深深地進入它們,讓自己一天天扎根「心」、扎根各種靈性品質,它們會幫助你成長和蛻變,某一天,「心」進入內在海洋,你成為自己的主人,你在高處(深處),你已超越它們!

(3)

p216,問題:「我知道我的愛是臭的,為什麼我還是緊抓著這個味道不放呢?」

*兩極之路的練習和經驗

首先,每當找到一個「臭」的情境,就用它進入「覺察清單」,提問者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在這份臭的關係裡,他「得到」了什麼?

某些情境裡,他可能得到安全感;某些情境裡,他可能得到愛;某些情境裡,他可能得到讚賞、名聲、權力、勝利⋯⋯;這些是他得到的,他付出了很多代價才得到的,所以他放不掉。

一個人要從「頭」移到「心」,得放下安全感、名利、權力、競爭、比較、已知、二分性、改變別人、被愛、被喜歡、被重視、被陪伴、被需要⋯⋯,轉換成發展內在各種靈性品質(詳見講義),那是不容易的,是費力的,它必須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!

所以,每一份「覺察清單」的第一項到第四項,都在幫助我們看清楚自己為了從他人身上得到一些東西,付出了多大的代價,這樣ok嗎?值得嗎?有想要改變嗎?

如果真的想要改變自己的慣性,那麼,再進入第五項和第六項,直接扎根某個靈性品質和練習新的做法,並對可能要付出的代價有心理準備。

所以,每完成一份「覺察清單」,就往內在海洋靠近一些。「靜心」是非常、非常扎實的,整個成長和蛻變的旅程都得靠自己有意識地、慢慢地,一步一步向內在深處走去!請參考《愛、自由與單獨》(21)《老子道德經(四)》(1)

306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兩極之路 奧修 osho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