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宗教性」是一種品質,是你內在的開花,它涵融真實、誠懇、合乎自然天性、順應宇宙深度、充滿愛的心、以及對整體的善意

◇我教的不是宗教,而是宗教性——就像一條流動的河,在過程中不斷變化,最後抵達大海。

◇宗教是一塊死去的巨石,一塊或許古老,歷經風霜,比《梨俱吠陀經》的年代更久遠,但石頭就是石頭,它沒有生命。它不會隨著季節移動,不會隨著存在移動,它只是躺在那裡,你看過會唱歌會跳舞的石頭嗎?

◇對我來說,宗教是一種品質,不是組織。

◇世界上現存的所有宗教——世界上大約有三百種宗教,為數不算少——都是沒有生命的石頭。它們不會流動,它們沒有改變,也跟不上時代。任何沒有生命的東西對你都沒有幫助,除非你想造一座墳墓,石頭或許可以派上用場。所有我們所謂的宗教一直在為你掘墳墓,摧毀你的生命、你的愛、你的喜悅,在你的頭腦裡填塞一些上帝、天堂、地獄、輪迴等各種無稽的幻想、錯覺和妄念。

◇我信任流動、改變、移動⋯⋯這是生命的自然之道。生命知道唯有一件事是永恆不變的,那就是「改變」。唯有「改變」是永遠不變的,否則,所有的一切都在改變。葉子飄落下來,樹木變得光禿禿的,葉子毫無怨言的飄落,它們安靜平和地回歸到它們當初來的大地。這些襯在天空下的光禿樹木,有它們自己的美,它們的心中一定有一股強大的信任,因為它們知道,當舊的葉子凋零,新的葉子就會出現。很快地,新鮮、年輕、更細膩的葉子就會開始冒出來。

◇宗教不該是一種死去的組織,它應該有一種宗教性、一種品質——一種涵融真實、誠懇、合乎自然天性、順應宇宙的深度、充滿愛的心、以及對整體的善意的品質。這一切都不需要聖經。

◇一個真正的宗教需要的不是先知,不是救世主,不是聖經,不是教堂,不是教皇或祭司,而是宗教性。宗教性是你內在的開花,它深入你存在的最核心。當你觸及你存在最核心的那一刻,會引爆出所有的美麗、喜樂、寧靜與光。你變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人,你內在所有的黑暗都會消失,生命中的錯誤也會消失,無論做什麼你都帶著全然與絕對的覺知。

◇我只知道一種美德,那就是覺知。

937.jpg

◇如果宗教性遍及全世界,宗教就會逐漸消失,這將是對人類最大的祝福,人只是人,不是基督徒,不是回教徒,也不是印度教徒。這些界限與分歧在歷史上曾引發無數的戰爭,如果你回顧人類的歷史,你不得不承認我們的過去處在一種瘋狂的模式當中。奉上帝之名,奉教會之名,奉不以現實為基礎的意識形態之名,人們一直都在互相殘殺。

◇在這個世界上,真正的宗教還沒有出現。除非宗教性成為人類世界的潮流,否則宗教組織會一直存在,根本不會有真正的宗教。所以,我堅持說它是宗教性,這樣就不會形成組織。

◇宗教性是一個個體與整個宇宙之間的偉大戀情,一個人愛上整個宇宙,愛上樹木、山巒、河流、海洋、星星,他就會了解什麼是祈禱,這是用言語也無法形容的。他懂得一種內心真誠的舞蹈,一種無聲的音樂,他會第一次經驗到永恆與不朽,那一直變動卻又不斷更新的永恆。當人們變成一個宗教性的人而放棄基督教、印度教、回教、耆那教、佛教時,他就首次宣告了他的個體性。

◇宗教性是一個個體的事件,它來自你對整個宇宙散發的愛的訊息,唯有如此,才能掃除過去所有的誤解,得到平和。否則這些宗教總是像寄生蟲一樣剝削人們、奴役人們,強迫人們相信它。所有信仰都違反人類的悟性,逼人們說出那些毫無意義的祈禱詞,那些話語並不是出自你的心,而是你硬背下來的。

◇宗教性得從你的內心升起,就像一個個體把他的愛與芬芳獻給這個宇宙。

◇對於一個有宗教性的人來說,連上帝都不需要,因為上帝是一個沒有被證實的假設,一個具有宗教性的人不會接受任何沒有被證實的事,他只接受自己感覺到的。你感覺到什麼?你的呼吸,你的心跳。存在一直在吸氣和吐氣,存在每一個片刻都帶給你生命,但你從來不多看樹木一眼,你從來不去看看花朵及它們的美,你從來沒有想過它們是神聖的。它們才是唯一真正存在的神。

◇整個存在充滿了神性。

◇如果你充滿虔敬,整個存在也會同時充滿神性。

◇對我來說,這就是宗教。

(摘錄自《改變》,p153-162,〈沒有宗教、只有宗教性的品質〉小節,麥田出版社)

939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改變 奧修 osho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向內走奧修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